• 8年前被11所美国顶尖大学拒绝的高考状元,现在去哪了
    • 国际学校家长圈
    • 2020-04-02 09:22:49

  • 摘要:几天前,在中关村一家麦当劳,几个人大附中的学生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们手拿MAC电脑,坐在拐角处的桌子,每人手边放着一杯可乐,聊着最近的一个编程项目,谈

    •    几天前,在中关村一家麦当劳,几个人大附中的学生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们手拿MAC电脑,坐在拐角处的桌子,每人手边放着一杯可乐,聊着最近的一个编程项目,谈起C语言,扩若悬河滔滔不绝。自信而坚定。

        此时,我突然想起一个人,一位曾经放弃北京大学数学系的保送资格,毅然参加高考,并以703分的高分(不含加分,其中语文138分、数学146分、英语140分、理综279分)以全北京理科高考状元的身份,进入清华大学的——李泰伯。

      8年前被11所美国顶尖大学拒绝的高考状元,现在去哪了

        1.高考状元几乎无人成为行业领袖,大多或被湮没这位学霸的经历可谓传奇,人大附中学生会主席、班长、模拟联合国选修课创始人、志愿者队伍负责人……

        高考全市理科第一名,却被11所美国顶尖大学同时拒绝。2010年的那个夏天,舆论哗然。

        如果查阅资料不难发现,曾经各个地市的高考状元,并不一定都有很好的归宿,据中科院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在恢复高考以来的3300名高考状元中,“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袖”甚至有数据显示,他们当中,一个都没有成为所从事职业领域的领军人物,2012年,新华社曾经发文《湖南24名‘高考状元’现状揭秘:大多已湮没无闻》……

        那些曾经的神话,如今大都走下神坛,为了保护这些学生,也为了淡化唯分数论的怪圈,“高考状元”已经成为过去。高考综合改革后,不再划分文理科,“6选3”模式下,学生有了选科自主权,“高考状元”这个Title,也将彻底淡出历史舞台。他们成了历史。于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李泰伯的去向。

        2.曾向杨振宁大胆提问

        高二在校开设模联选修课,我一直认为他与其他学生是有些不一样的,那个曾经在高中时期斯斯文文,带着眼镜,显得有些瘦弱的男孩子,总是一脸阳光,从他的脸上你能看到几分无畏的味道。

        2007年的12月10日,这一天是杨振宁、李政道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50周年纪念日,两位教授在中国科技馆分享了他们当年获奖的点滴。

        在此次活动最后的提问环节,一个初中生举起了手,他镇定自若的样子,给在场所有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个人便是人大附中高一14班的学生李泰伯,也是全场唯一一个提问的中学生。

        作为学校学生会主席,李泰伯曾组织过各类大型活动,当年人大附中150多门校本课程,李泰伯主动开设了模拟联合国选修课。

        众所周知,模拟联合国是当前众多国际学校针对出国学生的必开课程之一,然而,早在9年前,李泰伯就已经成为模联的代表人物。

        据媒体报道,作为主讲人之一,李泰伯更关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论题,仅一个学期就有30-40人选修这门课程。

        由于组织能力出众,“从容、缜密”,一度成了他的代名词。

        3.放弃北大保送资格

        被11所美国大学拒绝

        曾收到北京大学数学系的保送通知。

        也许换做其他任何人都会毫不犹豫的接受,

        但是,李泰伯却决定放弃保送资格,参加高考。

        如此跌破眼镜的决定,外界一度褒贬不一,但是李泰伯却淡定地说,比起数学,我更喜欢电子工程,他表示,自己特别喜欢物理,清华电子系的研究,让他觉得可以通过科学技术实现改变人类或者说改善人类生活,实现自己在这方面的价值是他的一个目标。“人的一生应该接受挑战,我对自己很自信,相信自己能应对这样的挑战。只有科技,才能改善人类生活,这现在是我的目标。”

        最终,他如愿以偿,进入了清华大学电子系。

        然而,原本已经逐渐淡出公众视野的李泰伯,却突然被爆出“高中时期曾被11所美国名校所拒绝”,一时间舆论哗然。

        这样一个有着几乎完美履历的高中生竟然无法敲开一所美国顶尖高校的大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说他其实本身并不出色,或者说他根本就是个书呆子还有人表示他就是中美教育观念差距的代表,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讨论,真相变得愈加扑朔迷离。(来自李泰伯的微博)

        4.普林斯顿大学为数不多的中国医学博士

      8年前被11所美国顶尖大学拒绝的高考状元,现在去哪了

        重要的不是履历是兴趣,然而众说纷纭的背后,是一个男孩的坚定与从容,高中毕业后,除了清华大学,他还同时报考了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对大学是在清华念还是在香港念,他已经决定就读香港大学,但在清华先委托培养一年,之后去港大,港大表示4年会对李泰伯提供64万港币的奖学金。

        大二那年,他转学至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电子工程和计算机双学位,期间在剑桥大学交换一年,后又回到MIT, 以满分绩点 (GPA) 拿到本科学位后一口气又读完了该专业的硕士。

        2017年,他正式进入美国排名第一的医学院——约翰普金斯医学院,这也成为该学院(MD/PhD)双学位项目的一员。

        据了解,MD/PhD的录取比MD要更激烈。MD/PhD, 用中文来讲就是医学和研究型双博士项目,大概五十所左右医学院有这个项目,全美有不到一千人在这个项目里,所以平均一下全美每年被收的不超过125人。虽然录取条件与MD相似,但研究背景和导师的推荐信是考察的重中之重。因为大部分的资金来自于美国联邦政府,所以很多项目不收国际学生。这也足以证明这位跨学科博士的真正实力。

        至于高中阶段被11所美国名校拒绝,面对巨大的舆论压力,网传2016年6月26日晚21点28分,李泰伯曾在自己的博客中发表了一篇名《为自己的留美申请说两句》的文章,(不过目前已经无法在新浪博客中找到这篇文章)

        我本是个后知后觉的人,对于媒体的覆盖倒能淡然处之,直到我看到了许多网站对于我申请失败的分析。我忍不住了。主要不是要为自己正名,而是要向大家向社会特别是向学弟学妹们传达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一切靠自己。

        有某位留学公司的执行长认为我的申请一定是有斧凿之痕,只展示了各种头衔和奖项,而忽视了自己内心中“最真诚、最有兴趣的部分”,从而导致失败。也有人评论道美国人觉得我的学生会主席和班长的工作经历都是官方行为,在“政审”方面没有过关。还有朋友直接评论道:“书呆子,活该!”

        感谢他们的精彩点评。如果把我的申请失利作为一个案例研究而呈现于大学课堂之上,他们的解答不可谓没有创意,不可谓不深刻。然而,我想,真正了解我的人是我自己,真正能够跟大家分享我的经验的人,还是我自己。所以我想在此回驳以上观点,并提出我自己的感悟。当然,回驳并不是冒犯;观点的碰撞才最能营造学术的氛围。况且,我还要感怀所有对此发表见解的人(无论什么见解),因为毕竟,你们对我的关注,见证了我的成长。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我的申请出现了问题呢?或许只有美国人自己知道,而他们又从来都不会告诉你。那么我想,现在我自己的分析,应该是最权威的了。既然权威,就要深入,我们说得远一点、广一点。

        外因:美国的问题,美国人的问题

        曾经有人安慰我,如果你想被美国名校录取,要么你家有钱,要么你家有人,要么你是女生。这当然有些言过其实,不过它传达的精神或许值得我们品玩。

        内因:我自己的问题。

        1、起步晚:我做出申请美国本科的决定,是在高二上学期学生会竞选获胜、丘成桐杯成绩差强人意之时。反观成功的同龄人,这个时间或许可以提前5年甚至15年。我对美国的认识相当有限,自然对于美国人的胃口把握也就不很到位。

        2、SAT分数不够高。其实2240还算不错了,但是在美国人非常重视的CR和Essay部分我只有710和11分,当然更好的分数才配得上自己的志向。SAT2只有传统的数理化,而且没有AP(当然这个的重要性没有那么大)。这与自己起步晚、活动多而分散了一定经历有关、

        3、美式竞赛AMC-AIME系统成绩不算最好。虽然在高中联赛-集训队系统中我取得的成绩算是申请人中最为出色的之一了,但是(我自己也奇怪)AMC和AIME的成绩至少没有拿到过学校最高分,而美国人当然相信自己的系统。这完全是我的问题,AMC和AIME考得太不在意了。

        4、不了解很多讯息和包装手段,包括被waitlist之后还可以用被录同学的推荐信这样高级的手法……

        5、过于全面的展现了自己。我感觉能写的太多了,最后全面照顾的结果就相当于什么都没有照顾到。如果你每方面都很优秀、都很喜爱,美国人是不会相信的(这或许是为什么有人会以为我的申请有斧凿之痕)。技巧是,一两个闪光点远远胜过几百个闪光点,因为你能被阅读者记住。

        6、(我不觉得这是我的问题)我全部要了全奖,税单的收入少的可怜(from an American perspective)。

        最后说两句

        从留学申请道内人士角度看,我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Brown, Caltech, Columbia, Duke, Harvard, MIT, Princeton, Stanford, University of Chicago, Williams, Yale这十一个顶尖学校全部拒绝了我(虽然其中H/Y/M/W/Columbia/D/B都让我有过waitlist的幻想),这或许在中国人留美申请的历史上也可以记上一笔。但是我觉得这些拒绝并不能摧垮我对自己、对朋友、对这个世界的信任,因为毕竟,申请只是一个经历,申请结果也只发生在过去。美国人对大陆学生的录取现在看已经有了一套比较有章可循的模式,因为大量留学机构的介入使得在中国学生和美国大学的双向选择中很多心照不宣的传统已经形成。我觉得我最成功的一点,在于自己敢于申请全奖,敢于抵制中介,敢于面对挫折。我还坚守着一个真实的、没有被“专业人士”的咨询打乱的自我,纵然这个自我并不完美,但他很纯粹,让我很踏实……

        最后分享两句话:

        1.It’s better to be rejected by Princeton than by yourself.

        2.1+1在Harvard等于2,在清华还是等于2。

        祝大家都能快活地为自己的前程奔波,能始终不忘自己存在的价值和奋进的动力。我们一定会成功!(我想看到这里已经有很多人愿意为他鼓掌了)是金子总会发光,连续被拒并没有阻止李泰伯前行的脚步,他在接受的所有采访中都表现的极其理性,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清楚地知道自己兴趣所在,并有能力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

        在一篇文章中李泰伯曾这样说,我见过太多牛人,从第一年进入清华,学习颇有难度的物理知识,我就意识到人外有人,因此,要时刻怀有一颗谦卑的心。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的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