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迪学校:学习上中外学生有啥不同?
    • 来源:爱迪学校
    • 2020-03-03 11:12:22

  • 摘要:  与西方学生相比,中国孩子往往更爱听老师讲,所谓“像海绵一样吸收知识”,而不爱提问或者讨论。不爱提问和思考的

    •   与西方学生相比,中国孩子往往更爱听老师讲,所谓“像海绵一样吸收知识”,而不爱提问或者讨论。不爱提问和思考的背后,其实是批判性思维的缺失。今天,爱迪国际学校老师推荐张芳园的求学感受。 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社会人类学专业的张芳圆,回忆自己在英伦的求学经历,提出高质量的提问不仅事关思维品质,也关系到能否与他人有效沟通、能否更好地探索外部世界。

        国外大学上课的情形

        “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索问题。”这是哈佛大学的名言。然而,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中国学生上课不会提问”这样的观点。

        在英国的课堂上,我感到东西方学生在提问的主动性方面有所差别,西方的学生会打断老师的讲课,向老师提问,但是主动在课堂上举手提问的中国学生则相对较少。

        为什么要学会提问题?不会提问,好像也不影响我们升学、求职,但是善于提问的人,往往体现出知识获取的主动性,也有可能具备更强的学习能力和动力。

        提出一个好问题,意味着知识、经验和观念上可能即将要迈进一步,判断力和决策能力得到加强。一旦我们获得了最佳答案,更优的行动就蕴藏在其中。

        从做笔记看西方学生的“淘金式思维”

        我在国外读书的过程中,受到的一个挑战就是做笔记(taking notes)。很多人会感到诧异:读了这么多年书,做笔记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事实并非如此。和西方学生相比,中国学生更擅长提取重点、概括总结和摘抄,但是西方学生更善于提问,并用问题来组织和梳理笔记。

        在人类学理论课上,我曾经和一个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念本科的南非女生Myriam分到一组。当时我们要准备一个口头报告,我记得Myriam在我们的讨论过程中,迅速在笔记本电脑上敲打,随后展示出一个非常结构化的笔记。

        这份笔记并没有大段的摘抄,只有寥寥数语和一些箭头等符号,根据她的思索,在有意义的问题引导下,通过重新寻找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所建立起来的。

        比如,在“仪式作为一种逃脱真实世界的方式”的观点下,她写下了问题“为什么仪式的内容不被社会变迁所影响”,以及“不同的阶层是如何使用仪式的”。

        这样的笔记记录下了读书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再看到笔记时能够还原当时的思考。

        与此相对,中国学生的笔记倾向于要点总结,在一个大主题下面,条理清晰地列出第一、第二和第三条,其他人拿到这样一份笔记,由于重点突出,理解起来非常轻松。也就是说,中国学生式的笔记是希望把书中的内容复制出来,方便以后回忆。

        中国学生习惯于“海棉式思维”。“海绵式思维”来源于语文阅读训练、历史答题训练里所熟练掌握的提取重点、概括总结。相对而言,这种思维方式是被动的,它不需要你绞尽脑汁地苦想。这种思维体现在课堂上就是学生记录老师上课讲的重点,大多数时间是接受知识。

        在阅读中,采取海绵式思维的读者会逐句地细读,在关键词和重点句子上画上线,用彩笔做标记。但是,这种思维方式有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对各种纷至沓来的信息如何选择,它提供不了任何方法。

        “淘金式思维”能够帮助你取舍信息,你得带着问题去聆听他人的讲话或者去阅读,这个过程充满互动,你需要主动地参与进来。这种思维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学生可以随时举手打断老师的讲话,提出自己的问题。

        在阅读中,采取淘金式思维的作者,他会提醒自己注意作者推理和论证中存在的问题,并在书本边页写批注。不过,这两种思维方式是可以互补的,对于中国学生而言,需要更多地练习“淘金式思维”。

        思维方式不同,导致做笔记的不同,导致学习的主动性和质量都不同。爱迪国际学校王老师建议学生和家长借鉴批判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结合咱们传统的海面时思维,看看学习效果是否更好。

        讨论课里的“发问者”角色

        西方的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seminar,即研讨课,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针对所学内容主动发问,通过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脑力互动,加深对于一个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参与讨论的意义在于,你能够检验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是否准确,也能够从他人的观点中获得更富有启发的洞见。这让我感到,学习是一个互动、探索的过程。如果没有与他人的脑力碰撞,自己也许就是在闭门造车。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人类学系的Adam Kuper教授上研讨课有一个要求——学生不能对着笔记本电脑埋头敲打笔记。“你们要看着彼此,提问,讨论。”Adam Kuper教授的这种要求被视为一种严格的态度,提出问题在他看来很重要。

        中式课堂里的“听者”角色往往和西式讨论课里的“发问者”的角色格格不入。不能提出很好的问题,往往会被同学认为是没有真正理解文章的意思,以及缺乏自己的思考。因此,讨论课上最受同学欣赏的往往是提出优质问题的学生。可以说,西方的教育体系更欣赏有思想力的学生——能够对已有的知识和观念进行筛选和评价,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

        要想提出好的问题,需要准确地理解作者的论点,他想要对话的理论以及他论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批判性地思考是贯穿始终的。我们之所以需要批判性地审视各种问题,是因为知识是人造物,它试图趋近于真理,但它本身并不代表真理。科学特别是社会科学的发展进路,本就是后人不断批判前人,不断优化已有的范式和理论,扩充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的过程。

        在英国的课堂上,我没有听到过一个同学发言后老师会说“你说错了”。老师非常欢迎学生对一个问题展开不同方面的讨论,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当然,老师会在学生所说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提出他自己的看法,这种对话是平等的,他并不是要把一种观点强加给学生。在此过程中,学生和老师试图寻求一个更优的解释,而不是正确答案。

        我们也许太习惯于接受和寻找正确答案了,因此,西方的教学模式对于中国学生的挑战在于,我们要丢掉“救生衣”,完全依赖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去解决问题,没有正确答案可寻,也没有什么参考资料可以完全依赖。老师和同学的建议可以帮助你获得更好的答案,但是他们都不能代替你自己的思考。

        在国内,我们很难独立思考,我们依赖教材,依赖学术权威,很少质疑学术权威的话,甚至把一些学术大牛神化,把教材视若神明,奉为圭臬。

        但是在西方,没有什么学者敢说自己提出的理论是在所有情境下适用的,正是后继者通过对前人例如马克斯·韦伯、马克思等人的批判和反思,才使得这些学者所创建的流派得以延续,充满生命力。可以说,不值得批判的理论和观点本身就是没有什么价值的。

        批判意识,和批判能力培养的越早越好,不是吗?爱迪国际学校老师提醒家长和同学们。

        从课堂内到课堂外:提问是一种软实力

        当东西方人坐在一起聊天时,有时候我们会假定对方持有一种属于他们的文化价值观。比如西方人可能觉得中国人更加集体主义,中国人可能会觉得西方人更加个体主义。当不同国家的人走到一起,产生观念的碰撞之时,我们会去审视对方的观念是否吻合我们对于对方的想象。

        这背后隐藏着价值观的力量。价值观像一个笼子,我们每个人身处于自己价值观的牢笼中,但我们不一定意识到它的存在。价值观是什么?价值观指的是人们认为某些相互对立的价值观中一个比另一个更重要。人们常常会选择一种价值观而排斥另一种价值观。

        但我们不一定意识到价值观对我们的强大影响。我们期待新闻是客观和价值中立的,我们假定学术也是客观和科学的,但是实际上,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学术,都很难摆脱价值观对它们的影响。

        例如,在研究东亚文化时,西方学者惯用西方的宗教信仰、政治模式和经济模式来解释东亚国家的问题。萨义德的东方学(Orientalism)则揭示了这种现象背后的价值观,他批判那些西方研究者的欧洲中心主义(Eurocentrism),指出这种从欧洲的立场和角度看待和评价其他国家是一种西方的学术霸权。

        所以,不同的观点隐藏了不同的价值观假设。那么,对于观点中隐藏的价值观假设,我们该如何辨别?

        其一,我们要了解,不同的话题本身就蕴藏着价值观冲突。例如,姐姐早恋了,如果父母向我求证,我该不该告诉父母?告诉父母的话,我违背了忠实于姐姐的原则;不告诉父母的话,我违背了诚实的原则。这说明,我们要意识到问题本身就蕴含着矛盾性观念,我们的选择总是有利有弊。例如,独生子女远离父母是否合适,这里面就蕴藏了个人追梦和孝道之间的矛盾,无论我们心中的天平偏向哪一端,鱼和熊掌难以兼得。

        其二,不同身份背景的人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假设。例如对于滴滴打车的出现,的士司机可能认为弊大于利,因为滴滴打车影响了的士司机的生意,的士司机是这个论题的利益相关方。

        但要注意的是,一个人的身份背景只能作为发现价值观假设的一个线索,不能绝对化。同属于一个团体、社会阶级的人,都不一定拥有完全一致的观点。商人、工人、农民等群体内部也会意见不一。

        了解价值观存在的意义在于,我们应该有所察觉,当我们在聆听他人的观点、评论的时候,我们有时会“选择性接受”信息,我们容易倾向于接受跟自己价值观吻合的信息。

        此外,对于他人持有的不同价值观,我们可以通过提问,来了解他人的价值观取向及其来由,这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他人的立场,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

        从学会提问开始,我们收获的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探索外在世界的能力,提问也创造了进一步地沟通,有助于我们获得他人的理解,以及理解他人。

        这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看一遍未解真意,再看一遍。爱迪国际学校老师强烈建议。

        想要了解更多国际学校相关招生资讯,可以关注本站或添加关注公众号(zxxzxb_yuloo)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关注,掌握更多相关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