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涨知识:IB课程课堂竟然长这样
- 小炎看书
- 2020-03-09 07:05:00
-
摘要:在IB课堂上,老师会充当一个旁观者和观察者的身份,首先抛给学生一个主题,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然后经过实验、调查、查找资料等方式进行探究,最后得出结论,并当众展示自己所得。
IB即国际文凭组织IBO(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sation),为全球学生开设从幼儿园到大学预科的课程,为3-19岁的学生提供智力,情感,个人发展,社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使其获得学习,工作以及生存于世的各项能力。IBO成立于1968年,迄今为止遍布138个国家与2815个学校合作,学生数量超过77万。IB要求学校和教师提供严格,优质的教育,提供专业发展,改善教学法和领导力。前期国际教育网小编已经为大家讲解了IB课程的具体考试形式,今天为大家讲解一下IB课程课堂的课堂模式,赶紧来围观吧!
对于学习初期的孩子,IB课程一般会在6个跨学科主题中,选择其中的4个进行探究。而与幼儿紧密相关的2个主题:我们是谁?我们如何表达自己?是必须包含在内的。
我们是谁?
“我们是谁?”,主要是帮助孩子明白自己的身份位置,帮助他们了解自己,包括自己的身体、身处的家庭、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与外界的关联,以及自己的不同之处等等。
例如,会让孩子回家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懂得自己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像自己洗漱、洗袜子、收拾桌子、收拾玩具等。或者,让孩子回家与家长一起完成一张思维导图,以自己为中心,标注自己喜欢的颜色、年龄、兴趣、家里情况、好朋友情况,然后列出自己与朋友之间的不同等等,逐渐由自己为中心,无限向外界发散。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小朋友更加清楚的认识自己。
我们如何表达自己?
“我们如何表达自己?”,主要是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探究他们的发现和表达他们的观点、情感、想法等等。例如在假期里,学校会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一个任务,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假期生活海报,记录孩子假期成长的足迹。开学的时候,会让孩子来到讲台上,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假期故事。在分享过程中,老师会通过让孩子展示、分享,与孩子互动、讨论等形式,让孩子简单介绍主要事情经过,或者是分享自己当时的心情等,来引导孩子一步步探究出如何表达自己。
在IB课堂上,老师会充当一个旁观者和观察者的身份,首先抛给学生一个主题,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然后经过实验、调查、查找资料等方式进行探究,最后得出结论,并当众展示自己所得。
为孩子创造更多接触外界的机会
孩子出生的时候,除了人体本能反应之外,可以说对外界一无所知,更别说是认知、看法。只有在后天环境接触过程中,才会逐渐认识世界万物,逐步由认识层面,上升到产生相关关联,产生自己不同的看法等等。
老师在教室告诉孩子食物的分类其实很简单,但让孩子自己去实体场地进行观察,却可以让孩子在认识食物种类的同时,还能接触到更多的知识。而课堂上的老师与孩子一起完成的小实验,也会让孩子对自然外界产生更多的了解。
真正做到跨学科探究
孩子亲自去探究食物的分类,不仅仅是对生物这一门学科的学习,更是各种学科的综合学习、利用。因为探究过程中,需要与商贩之间交流互动,蕴含着人文与社会学,以及语言的学习;与伙伴之间的讨论、最终的结果辩论,都是语言的学习,以及自身表达能力、思辩思维的锻炼;而食物种类的计数,又包含了数学的相关知识。
每一门学科的学习,都没有限制在本学科范围之内,超越单一学科边界而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知识创造与传播。通过整合两个及更多学科或专业知识体系的信息、数据、技术、根据、视角、概念以及理论,以促进基础理解或解决单一学科或领域难以解决的问题。
培养孩子的探究精神
对于孩子来说,天生就贪玩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将授课形式由室内发展到自然外界,对于孩子来说,无疑会让他们产生更大的兴趣。都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开放的形式为孩子带来更大的探索兴趣,必然会让他们在以后学习中,对探究产生更大的兴趣。
鼓励孩子做自己
就像前文中提到的那个食物分类案例,很多时候并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老师只是给孩子指出一个方向,所以具体孩子能够得出什么样的结果,就要看孩子自己。认为调料属于蔬菜类的孩子是正确的;认为调料属于纯热能食物的孩子也是正确的。而正因为没有标准答案,所以无论孩子得出怎样的结论,都不会被判定错误,老师鼓励每个孩子给出不同观点,培养孩子内在自信心,让他们真实做自己。
IB课程能推动孩子自主探究,让他们自己完成寻找、发现、构建和思考的整个思维过程,而不是老师教给孩子们“你们应该找到什么,它们之间的联系是这样……”以孩子乐于接受的形式,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能接触到更多的知识领域,还能将各学科融合在一起,进行跨学科学习。因为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更能激发出孩子内心的学习欲望,表现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
- 相关文章